美丽生活/荷兰日记(之三)----------------------------------------------------- 郑锦秀 中关村软件公司



我一直梦想做那个身背行囊独自走天涯的人,把自己放在异乡的时空中,离开既定环境的束缚,体会距离带来的思念,重新审视那些沉淀为习以为常的事物和情感,学习感恩和珍惜。我亲爱的朋友,跟随我的脚步,把自己放逐在异乡吧。

10月26日 前往德国 --------------------------------------------------------------------------------------

由于周一到周五都有课程安排,我们只有周六、周日的时间,但欧洲发达而便利的交通,使我们还是有可能在周末时到邻近的国家参观。

在荷兰首次出国旅行,让我初步感受到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逐步淡化的国境观念。根据深根条约的规定,我们持荷兰签证可以在欧洲大部分国家自由旅行。实际上国与国之间通常有的出入境手续和关卡在这些国家之间早已消失,旅行途中很难知道自己当下身处哪国境内,我后来发现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身在何国,就是看手机上显示的电信运营商名字。

列车一路飞驰,中途转了2次车,途经德国科隆和法兰克福机场,在夜里9点多钟才到达德国海德堡火车站。车站基本没什么人了,外币兑换处早就关门了,好在我们事先在鹿特丹换了一些马克,否则今晚不仅要露宿街头,连上厕所都成问题。这就叫做:怀揣美金,照样憋死你。看来欧洲统一货币简直太有必要。德国人的英文可没有荷兰人好,态度也没有荷兰人友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一口一个 “no English”,面对这个夜色中的陌生城市,我们真是一筹莫展。城里的旅馆倒是很多,可是价钱很贵,不是我们这些穷学生可以承受的。正在沮丧之际,在海德堡这个小城市深夜的火车站,我们居然碰上了在此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好心的他将我们带到大学附近的青年旅馆。吃够了人地两生苦头的我们立即决定部分放弃什么“自助旅游”,聘他为我们的导游,费用和他外出打工的收入一样:每小时15马克。

青年旅馆(Youth Hotel)是专供年轻旅游者特别是学生住宿的廉价旅馆,我们租用的房间很小,只放有三张架子床,一张书桌,几张板凳,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如果你要省钱的话,可以自带床单和被单。每张床位价格为30马克。洗浴间是公用的,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卫生间还歪歪扭扭写了个中文的“女”字,看来有我的同胞在此出没过。不过我发现有的外国女游客公然出入男洗浴间,害得我差点走错。

不管怎么样,我们终于在异国他乡谋得一方睡觉的地方了,“自助旅游”最难的第一步总算过关了。

10月27日 海德堡 ----------------------------------------------------------------------------------------

天亮了才发现海德堡城是个极小的城市,市中心部分也就和中国的县城差不多大。和所有城市形成的历史一样,海德堡城所处的位置依山傍河,交通方便,易守难攻,加上海德堡山上那座坚固古堡的庇护,渔人、手工艺人和商人很早就在这一带聚居,约于公元1200年形成了这个古老的城市。中世纪的人们为了最好地利用城墙以内有限的空间,只好建造狭长的、高高的哥特式建筑,这座城市在1689年被毁,虽然现在这座城市是从1700年后陆续建成的,但是却和山上的海德堡建筑风格保持了协调一致。也许正是由于古老,它成为德国一个较著名的旅游点,游人如织。这里有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的学院遍布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不象中国的大学那样有个集中的校园。

我们的旅行是从位于海德堡山下的那条老街开始的,海德堡这条最著名的老街虽已成为商业街,但商业文化丝毫没有破坏它那古雅的气息,反而是相得益彰。我们沿街参观了教堂,海德堡大学图书馆,骑士旅馆,市场广场等,所到之处都令人惊叹不已,特别是那些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堂,绘花的彩色玻璃,高得让你肃然起敬的拱顶,供奉着神像的典雅厅堂。大教堂庄严圣洁,小教堂温暖可亲。唯一欠缺的是这些景点的指南和说明很少,如果没有向导,游人们很难知道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比如我们在海德堡大学化学院门口发现一个人的塑像,照完像后想知道此公是何人,却没有任何说明,后来买到的旅游指南才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

在老街的尽头,我们幸运地碰上了即将举行的反纳粹集会游行,满以为会看见人山人海高声呐喊的热血场面,但只见一些打扮怪异的年轻学生,车上放着音乐,倒有点节日的气氛,维护秩序的警察看起来比学生还多。

顺着老街的尽头小路上山,山路掩在茂密的树林中,走不到15分钟,小路在半山腰忽然象到了洞口一样开阔,一座古旧的巨大城堡突然地显示在眼前。这就是著名的海德堡了,这个城市正是以这个城堡命名的。海德堡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构筑于半山腰一个平台要塞,地势十分险要。象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一样,城堡的建造以防御为原则。海德堡一面正对着山下的莱卡河,山下情势尽收眼底,而海德堡靠山的另一面,有极深的沟壑把城堡与靠山的路隔开,就象中国的护城河一样。海德堡经历了两次战争和一次雷电的打击,东西塔楼只剩断垣残臂,从破坏了的窗户可以直接看到蓝天,似乎仍在见证欧洲中世纪时战争风雨和封建文化。在海德堡的展览室里,我们参观了当年用于攻打海德堡的各种弹药,有的象现代的地雷那么大,颇具威力,即便如此,海德堡仍有部分房屋完好无损,游人仍可以参观到当年的封建王族奢华的生活和事迹,足见海德堡的坚固。
比利时之行

11月5日 欧盟总部 ---------------------------------------------------------------------------------------

由于欧盟一体化的进程,了解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或多或少地先了解欧盟,因此项目组将欧洲经济、欧洲一体化进程等作为学习内容之一,欧盟总部是必到的地方。欧盟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比利时是荷兰最近的邻居,两国之间不仅距离很近(从我首次实习到达的Rosendaal乘火车半个小时就进入了比利时境内),而且两国之间的文化、风俗、语言也较接近,比利时北部通用语言就是荷兰语。由于有领队的老师,这次出国旅行很轻松的,我们甚至无需事先兑换钱币,因为荷兰盾在比利时也可以使用。

我想象中的欧盟总部应是矗立在一片开阔的草地或花园前,门前飘扬各种旗帜,高级官员们频频出入。没想到欧盟总部只是几座挤在一起的高大写字楼,周围环境很拥挤,远没有我们想象的气派。北京东区的大部分写字楼都比它气派得多。我不禁微感失望。进入楼内,所有访客必须通过类似机场的安检措施,让我们不禁觉得好笑。据说原先允许民众参观整座大楼,在911事件后,因为安全原因取消了。

欧盟总部官员看起来接待过无数的参观团队,讲座很程式化地给我们介绍一些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发行,欧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等,和我们在课本上了解的没有什么两样。和一切好事者一样,他们还会介绍点政治方面的东西,比如说欧盟对待中国的态度与美国的区别,欧盟温和的政治态度和美国的嚣张姿态的对比等众所周知的一些东西。讲座很无趣,作为参观者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大楼深处因为没有开放反而显得极其神秘,欧盟总部连给我一个印象性的东西都没有,我很难相信几十年来有关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许多重要决策是从这里产生的,真是应了周星驰电影中的一名话:“见面不如闻名”。

11月6日 安特卫普 ---------------------------------------------------------------------------------------

暮色中我们赶往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城市安特卫普,去考察其劳动市场及就业情况。宾馆的旅游指南说:安特卫普是世界著名的钻石集散地,世界上80%的钻石来自安特卫普,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钻石加工艺人,读到这条消息,大家只恨自己美元带少了。

我们首先前往安特卫普政府所办的一个就业服务机构,这个机构提供失业登记、求职服务,网络查询,就业培训等等服务,类似于中国的劳动就业中心。这个机构的目的就是努力帮助失业者再就业,它是一个非赢利性机构,向失业者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我们看到机构向求职者提供包括求职登记、求职信息查询、就业培训等多种就业服务。在其营业场所我们还看到一部摩托车,我们好奇地向工作人员咨询,原来有的失业者好不容易找着工作,有可能因为交通问题没法去上班,这些人员可以向机构租赁一辆摩托车,直到其工作稳定时。机构对失业人员就业考虑可谓是关怀备至。机构人员还带我们去参观其就业培训中心,除了象焊接车间这种技术工种培训以外,中心最有特色的培训项目是模拟培训。我们在培训中心看到一个模拟公司,里面有财务、销售、秘书等人员,受训人员在这里进行一些模拟公司的商务活动,除了学会一些实际技巧以外,更多地学习如何适应公司的气氛和环境,增强受训人员的被雇佣能力。我们在此碰上一位约三四十岁的男子,他原先是建筑工人,因为事故而受伤,无法再从事原来的建筑工人的工作,他说他从来没有在公司工作过,这种培训方式恰好给他提供一个了解公司,学习在公司工作必备技巧的机会。这里每天一切活动和真正的公司没有什么两样,他目前在“公司”的销售部工作,他已学会和客户打电话,下订单,处理订单等等,他说他对自己的将来极有信心。

从就业服务机构出来,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安特卫普港口自由劳动力市场。这个劳动力市场历史久远,由于港口停泊的货船常有一些非技术临时工作,如搬运或卸货之类的活。所以很早以前,就有劳动者在港口聚集,打一些随叫随到的零工,而船老板也觉得十分便利,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劳动力自由市场。到了现代,政府将劳动力市场进行了一些规范,提供了一些服务,使其成为促进就业的平台之一。这个劳动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大棚,一天分为几班,12点是一班,果然快到12点时,人越来越多,来人都是穿着工装的壮年男子,他们不修边幅,大声说话,抽烟,丝毫没有白领们的矫饰,我们终于看到了马克思笔下典型的蓝领工人形象。这些人到这以后,都取出一个卡插往墙上一个刷卡机,好像打考勤一样,原来劳动力市场管理处正是根据这些信息分配每天的临时工作,而那些当天没有等到工作的人,可以凭市场管理处的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到了分配工作的时候,只见大家排成队领单子。分着临时工作的人拿着单子走了,没找着的人也走了,也就个把小时,大棚里的人走得干干净净。当我们对这些失业工人表示同情时,带队的老师却说这些人员收入不斐,临时工作报酬丰厚,而失业救济金也足够维持日常生活,还有些人员打着“黑工”,所以当天没有找着临时工作的人们看起来并不焦急。

11月8日至11月10日 巴黎之行 -----------------------------------------------------------------------------

今天是我们盼望已久前往巴黎的日子,但有一个组员要提前回国,行程也定在今天早上,于是这个本该轻松愉快的周五,充满离别的忙碌和忧伤。我多年来独自南来北往,早就练就了一幅轻别离的冷漠心肠,但在这遥远的国度,看到那回乡行李,看到那即将离去的背影,无时不刻提醒我家乡万里迢迢。在荷兰11月典型的冷风凉雨中,我失魂落魄地落入最俗套的忧伤思念中,满怀落寞地到达巴黎,到达这个浪漫的,充斥各种情怀的都市,试图将自己的孤寂失落在巴黎……
巴黎的交通以遍布城市的地铁网络线为主,旅游者借助地铁,可以去所有你想去的景点,方便至极。地下铁路换乘标示十分明确,即使不懂法语,不询问任何人,也能找到正确的地点,在地面上反而容易迷路。每次我在地面上找不到路时,只要往一个方向走一两个街区,肯定能发现地铁站入口,不管它是哪一线地铁,我都钻进去,依靠地铁站内的指示,可以很快地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在巴黎的两天里,我乘坐地铁去了艾菲尔铁塔、罗浮宫、塞纳河、巴黎圣母院等著名的游览之地,巴黎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一是高昂的物价。巴黎生活费用之高,连同去的荷兰同胞都咋舌不已。由于时间较紧,我一般在酒吧解决我的吃饭问题,一个热狗加一杯饮料多半在六七十法郎左右,自动售货机中的一瓶饮料多半在十二三法郎左右。我们离开巴黎前,我还有约十二法郎的硬币,而硬币银行是不收的,所以一定要花掉,我们发现巴黎火车站最便宜的饮料十四法郎左右,就差一法郎,我们连水都没有喝成。

巴黎给我留下另一个印象是愉快的,那就是弥漫在城市中幽雅而不浮华的时尚浪漫。塞纳河畔学生情人身边的吉他,安静街区花甲老人所系的碎花丝巾,地铁站内深情拥吻的伴侣,站在罗浮宫皇家走廊里,笼罩在柔和射灯下的维纳斯等都无一不散发着浪漫和典雅。我们甚至在地铁站里听到一对中国年轻情人在唱羽泉的《最美》,这种煽情之作在巴黎听起来却让人蓦然心动,耳目一新。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眼睛都含情脉脉,上演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你伸手轻拂自己心灵上的尘灰,张开你温柔的触角,回忆或感受往事和现在……

巴黎是这么的风情万种,它就象那个你年少时曾暗恋的情人一样,可以包容你所有的梦想和隐秘情怀,它是你内心深处那个亲近的神秘的朋友。每个人都可以赋予这座城市你的气息和情感。我穿过喧嚣的、五光十色的香谢丽舍大街,我独行夜色中的塞纳河,我信步来到巴黎圣母院,它在夜色中静静地矗立,一如我想象地高大,埃斯美腊达在哪呢?进得教堂,听见教堂深处似乎在举行什么仪式,一个女声在舒缓婉转地歌唱,世上有这么美,这么纯净的声音,是因为教堂还是传说中埃斯美腊达?我安静地坐在角落中,不试图去探知歌者的容颜,当年的敲钟人,也一定如我,在角落中欣赏自己的梦想。在离开巴黎返回鹿特丹的最后一个小时,我独自坐地铁回到巴黎圣母院,却只在广场前呆了10分钟就离开了。我只想再一次看看它,就象人们看看自己暗恋的情人一样自卑忧郁。因为巴黎圣母院对我而言是那些不可能去实现的梦想,而我就是那个只能在角落中爱自己梦想的自卑的敲钟人……


返回

 


  四通集团 版权所有 2002 | Copyright © 2002 Ston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36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2号四通大厦 | 邮编:100080 | 电话:010 62549911 | 电邮:webmaster@stone-group.com